上海临港新城规划方案


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学室内设计的基础是什么)

上海临港新城规划方案整理稿

上海的城建素来具有"围海造地"的传统。继去年南汇成功并入浦东新区后,位于

南汇最南端的临港新城在历经7年的围海造地和开疆拓土后,"健康之城"理念横

空出世。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管委会专职副主任顾晓鸣处获悉,临港新城的城市定

位规划方案已经出炉--通过浦东临港新城管委会(筹)和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

限公司、美国医学科学院的合作,临港新城将实施人类全景健康计划,以"宽带城

市健康圈"来加快健康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未来,将把上海三大低碳示范区之一临

港新城打造成为全球首个"世界健康之都"。

全球首个"世界健康之都"出炉

自2009年下半年南汇区并入浦东行政区划后,成立了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管委会

(筹)。临港新城地处东海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一座毗邻东海之滨的海港之城,

沿着东海大桥继续前行,可以到达洋山港深水港区。

伴随着上海最后一块风水宝地临港新城主城区的全球首个"世界健康之都"出炉,

一个全面优先服务大众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计划--"人类全景健康计划"逐渐浮

出水面,即以优先服务大众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范围涵盖了人类在生活中的各个

领域,以及城市在发展中的相关环节。这是临港主城区为发展成为低碳、生态的

宜居新城而引进的一项促进城区可持续健康发展项目。

据顾晓鸣主任介绍,该计划包括清洁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健康与营养的饮食标准、

现代化的废弃物处理系统、残障人士的优先服务保障、现代化的社区医疗健保体

系、大众互信机制的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等诸多方面将构成以健康为

特色"形象城市"的发展目标。其中,宽带城市健康圈指以"宽带"形式来连接健康

体系的均衡发展,以及在城市发展中伴随多项"健康元素"的有机融合。

据合作方美国医学科学院的唐院长介绍,"虽然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享受,但

是由于很多人为的原因造成了许多影响健康的致命因素,所以城市的发展方向上

反映出强烈的需要改变的呼声。临港新城是第一个宣布打造这个计划的城市,这

也是未来整个世界的大趋势,无疑使在该城市居住和工作的人们,更具有优越的

幸福感和享受更高性价比的生活。这个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在人类发展史和世界

城市建设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所以,今天的努力

都是未来的更多的健康。"

临港新城的产业发展以打造国家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构筑世界一流的

国际物流服务基地为主要目标,体现国家战略,上海优势,世界水平。

一方面,装备制造业不断集聚。牢牢把握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贯彻落

实“振兴装备制造业”这一国家战略,积极依托上海在装备制造业已经具备的产

业优势和发展潜力,充分发挥临港新城综合交通汇聚的区位优势、物流服务齐全

的功能优势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国家级船舶工业配套基地落地

的政策优势,选择具有发展基础、技术优势、市场前景、事关国家战略和经济发

展的关键性产业,按照联合大集团、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的思路,大力发展

龙头性、总成式、整机型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通过实施产业规划、优惠政策、产

业配套等措施来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和延长产业链,培育并形成创新能力强的现

代产业集群。目前,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用设备、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

洋工程设备、航空配套产业等五大装备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实现

了上海在若干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物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临港物流园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充分

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重工码头岸线、专用铁路等设施功能,加快建设保税和

非保税物流仓库。同时,以港口航运、第三方物流、国际采购、保税加工为特征

的国际航运物流业也在快速发展。此外,还启动了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建设,

将进一步把物流产业做大做强。此外,航空产业园落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海洋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启动建设

临港新城主城区远期规划至2020年,其一期规划为2005年-2010年,拟建设22

平方公里,约730万平方米的建筑开发量。一期规划将在 2010年形成初具规模、

生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城市布局合理、具有欧洲现代式风貌的现代化海港城

市的雏形,提供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核心的城市服务。

目前,临港新城已经建成一期市政主次干道、河网水系、桥梁和绿化配套等工程,

成功开挖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已经建成防汛标准为

200年一遇高潮位和12级以上大风的防汛大堤工程;已经建成供水、污水系统

一期工程、电信工程和天然气中压管线工程;完成深水港配套工程、世纪塘加高

加固、口岸查验区、铁路中心站配套等工程;两港大道西延伸段、大芦线、轴线

大道、连接市区的轨道交通线、城区公共交通等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

顾晓鸣透露说,临港新城未来将围绕该计划展开活动,明年有望在美丽的滴水湖

畔举办"世界健康博览会"已经围绕健康展开的一系列论坛、主题活动。

后世博上海经济的制高点

临港新城位于上海东南角的大海边,自2002年启动建设以来,一直备受瞩目。总

体规划临港新城城区内骨干水域用地达10.8%,绿化覆盖率超过 40%及三环分设

的空间布局, 以5.56平方公里的城市景观淡水湖"滴水湖"作为其城市地标,加

之240多种野生鸟类迁徙的南汇东滩湿地,构成临港新城得天独厚,生态宜居的

生态资源新城,这里不仅有产业,更被赋予低碳、宜居的重要城市建设定位要求。

2009年4月,浦东新区提出"7+1"的理念,"7"是指上海综合保税区、上海临港产

业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主城区、国

际旅游度假区这7个板块,再加"1"就是后世博板块,这一区域主要发展金融、会

展、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自浦东新区"7+1"生产力布局推出以来,临港新城

主城区板块的建设提速进行。

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后,临港新城自然成了浦东的最南端。据顾晓鸣主任介绍,

未来10年,浦东规划建设可用土地面积为135.6平方公里,其中,临港新城就占

去74平方公里,它很有可能成为走过20年辉煌历程的浦东新区以及乃至大上海

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

对此,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临港新城作为新上海经济高起点发展的战略宝地,以及

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第五大产业基地和中国第一个保税港的集聚地,未

来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及围绕有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核制造工业、知名品牌的

汽车工业等高科技工业在此落户,而临港新城又属于上海大浦东开发区,其享受

的社会福利代遇都不一样,再加上上海市政府宣布三年内将投资一千个亿来发展

临港主城区的建设,这些条件放在一起,对于临港的发展来说是前景无限。

目前,主城区虽未引进大型的旅游项目,但每周末来到滴水湖休闲度假的市民却

络绎不绝。未来,规划中的游艇码头和各类水上乐园项目若启动运营,将成为上海

东南角的"湿地生态乐园",到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顾晓鸣透露。

"2012年底有一条全国最快的、时速高达120公里的城际地铁11号线南端至临

港新城主城区有可能通车,到时候,从美丽的滴水湖畔坐上轻轨到达市区人民广

场也仅需一小时,这样便捷的交通将吸引未来更多住在市中心的人们选择到此安

居落脚。"